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互助会-《国潮1980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尤其是在有女人在场的地方,哪怕打肿脸,也得充这个胖子。

    “那我和张丽玲一起捐一万円吧。”

    安雯比较聪明,知道拉个人,能少点压力。

    而她和张丽玲又都是姑娘家,没人会跟她们计较。

    “我们每人也捐一万,成不?”孙五福更实诚,一开口就替自己的人全做了主。

    而他这个承诺也让不少人对他们刮目相看,谁都没想到他们这些看着没什么文化的人,也会这么大方。

    只是毕竟还有真正的劳苦大众。

    两个青岛人就感到了一种难掩的窘迫,他们以相当不好意思的声音说,“我……我们捐两千円行吗?每……每人两千……”

    说实话,他们说出这话,连他们自己都不好意思。

    毕竟也来蹭好几顿饭了,就算饭钱也比他们的捐款要多。

    可问题是,人穷志短马瘦毛长,他们自己的难处只有自己知道,就这点钱他们还得想办法四处去凑呢。

    然而让大家伙都没想到的是,宁卫民反而紧急叫停。

    “等等,等等,大家先别着急,千万别会错意,我并不是想让大家捐款。实际上,据我所知,我们的使馆已经在联系逝者的亲属,在走正常程序了。而我个人也跟使馆打了包票,说好由此产生的一切费用,大家的捐款覆盖不了的部分,都由我来承担。所以对这件事的善后工作,大家完全可以放心了。至于我今天把大家找来,其实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想跟大家好好讨论一下,我们怎么才能不让类似的悲剧在我们的身边再次重演。我可不希望明年再看到或者听说,咱们的哪怕同胞客死异乡了。”

    宁卫民这番话,那可真是份量十足,掷地有声,一下子就把场面给镇住了。

    现场的这些人,包括刚才充大方出风头的李小江,全都瞪圆了眼睛,合不拢嘴。

    不为别的,谁都没想到宁卫民行事风格这么局气,这么大方。

    就只因为八竿子打不着的华夏姑娘死在了东京,他不但跟使馆那边联系,主动承担了后续所有费用,而且居然还有这样的圣人情怀,这样的宏伟目标。

    不过话又说回来了,想法虽好,却实在不切实际。

    所以很快,从震惊中回过神来,大家就纷纷发出了泄气的回应。

    “什么?真能完全避免此类事件吗?谁不想这样啊?可……这……这怎么可能呢?”

    “是啊,东京又不是天堂,每个人在这里都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那个沪海姑娘错就错在她自己轻信他人,别人即使想救她也不可能啊?我们再替她难过也于事无补,等我们知道这事儿就已经晚了。”

    “哎,要不说,福祸不由人,富贵天注定呢。这种事儿啊,只有老天爷才说了算……”

    甚至有人对宁卫民直言相告,“宁总啊,我不是想和唱反调,我很理解你的心情。在座的每个人都不想自己的身边发生类似的事儿,可问题是,我们又能怎么样呢?说句大实话,我们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借钱出来的,连自己的生存都成问题,又哪儿有余力去替别人操心,更别提给予什么帮助了……”

    却没想到宁卫民听了这些话,是既没表现出什么不快来,也不见丝毫因被大家反驳而难堪,反而点头称是。

    “我明白,大家都不容易,各有各的烦恼,这都是事实。可你们有没有想过,正因为这样,我们才需要团结起来啊。俗话说,一人计短两人计长,三个臭裨将就能顶个诸葛亮。俗话又说,在家靠父母,出门靠朋友。像我们这些华夏人,在这里最亲近的,最能信赖的,最能依靠的,也就是我们彼此了。我始终相信,人多力量大。如果有困难,也许一人确实克服不了,但不代表我们大家一起克服不了啊。你们说呢?”

    没错,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,不过问题恰恰就在于宁卫民的设想好像太理想化。

    按他的意思,一方有难,八方支援,真能这样,那当然是好。

    可关键就在于,每个人活得都不轻松。

    没有人真的能够保证在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,自己就真能腾出手来帮忙啊。

    时间,经济,都是代价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