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若是自己等人不愿入宫,那便是明目张胆的抗旨不遵,到时候自己等人也要失了道义先机。 于是刘三吾老眼一转,想出了一桩完满的计策来。 面对来到他身边、请他入皇城的福安,他颤颤巍巍的站起身,竟是转过身去,向身后的一众士子道: “诸位,老夫等便先行入宫,面陈陛下。” “陛下千古仁君,既然愿意考量我等谏言,今日之内,必有定论。” “今日陛下愿听谏言,亦有你等一份功劳。你等且稍安勿躁,在此相侯。待老夫等出宫之后,再将好消息告知你等!” 说着,向士子们作揖。 “刘师所言极是!我等自该在此,相侯刘师凯旋。”有士子被煽动了,高声疾呼道。 “是啊,既然同来,便当同归。我等便在这等刘师的好消息!” “既然同来,便当同归!” 很快,全部的士子们都被煽动了起来,没有人有先走一步的意思。 城楼上,杨士奇看着刘三吾,眯了眯眼睛,心中暗骂一声:“老狐狸。” 这话,明面上是在为陛下安抚士子,实际上,却是仍要借着这些士子们的民意逼宫。 所谓一鼓作气,再而衰,三而竭。士子们若是散了,下次再想聚拢,必不会再有今日声势。 可士子们若仍在宫外,这声势便是未歇。刘三吾等人入宫后,若是陛下的回复让他们不满,他们出宫后就会再度串联士子,要继续叩阙死谏。 此时的杨士奇,早已不是昔日的懵懂青年,对于刘三吾的这一番暗藏杀机的政治作秀,心中对皇帝朱标的处境担忧不已。 但朱标仍是老老神在,仿佛未有看见刘三吾出言挽留这些士子文人一般,直到看着刘三吾等一众官员被福安等引入宫中,他才复又上前一步,脸上的表情仍是温暖和煦。 “尔等心系国家,朕心甚慰。”朱标道。底下,本还处于激荡中的士子们不由得一静,俱都抬头,望向城楼之上的皇帝。 “范文正公曾言: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,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。” “尔等读书人心忧天下,实乃我国朝之善事。” 一众士子们心中,本还有几分担心被皇帝申斥,闻听此言,不由得俱都挺直了胸膛,心中对这位传说十分仁德的陛下,也多了许多亲近之意。 朱标声音和善,继续道:“既然尔等都在此处,倒是正好。” “朕这手中,恰好有从北面送来的两篇朕之五弟,以及宋濂宋师所著的两篇雄文。” “这两篇雄文,缏僻入里,振聋发聩,不可使其埋没于九地之下……尔等亦是读书人,那么今日,便将此二文传阅你等,也好使其在京中流传……” …… 让人将两篇文章送到士子们的手中后,朱标便带着一众阁臣,回返谨身殿,好和刘三吾等人“打擂”。 但他的身后,一众内阁阁臣,心思已经不在刘三吾身上了。 “陛下,那两篇文章……”刚刚太监们奉命下城楼给士子们派发文章的时候,杨士奇曾匆匆看了那两篇“雄文”一眼,此时心中激荡,仍未平复。 “呵呵,杨卿,朕早说了,对于此事,朕自有定音一锤。”朱标坐在銮驾之上,对伴驾在旁的杨士奇道。 “可……这文章……莫非宋师与五殿下,早在恩科弊案之前,便已……” 朱标一笑,道:“对于开启民智之事,朕与父皇、五弟,早些年便有谈及。” “此事已成煌煌大势,势不可挡。刘三吾等,早已不成阻碍。” “卿等看着便是。” 说罢,不再多言。 杨士奇心中暗惊,现在一想,竟是连恩科弊案,都似乎在为这两篇文章和开启民智之事铺路。 第(2/3)页